这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——四大圆圈旋涡纹双耳彩陶壶,高38厘米,腹径44厘米。侈口,长颈,鼓腹,腹有双耳,平底,施黑红彩。颈部为网格纹、锯齿纹,肩腹部为锯齿组成的四大圆圈旋涡纹,涡心内填菱形网格图案。器形硕大饱满,纹饰绚丽多彩,是一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精品,出土于新营镇。
距今4700-4300年,黄河中上游地区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,马家窑先民大量开垦土地,种植桑麻,并逐渐掌握了粮食生长规律及生产技能。在先民的辛勤耕耘下,土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。农业的发展,陶器存储功能进一步凸显,从而促使制陶水平不断提升。工匠们煞费功夫,凝心聚力地塑造陶器的形状和纹饰,半山类型彩陶器型饱满圆润,纹饰繁复多变,黑、红二彩交替使用,大大增加了彩陶的美观程度。彩陶纹饰由水波纹逐渐向旋涡纹演化,中心点逐渐放大,最终演变为四大圆圈纹,圆圈内部画上了象征田园风光的方块图案,同时也出现了表现植物的图案,如葫芦纹、锯齿纹、垂弧纹等,折射出先民们的崇拜由水向土文化逐渐过渡。
这件四大圆圈旋涡纹双耳彩陶壶,饱满的器型,寓示着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热情和张力,四大漩涡纹饰就像是从中心点处涌出水系,孕育出了极具活力的远古农耕文明;漩涡内的菱格图案就像无限延伸的绿野阡陌。
注视这件彩陶,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田园上,千万个马家窑先民在劳动,庆收,祭拜,歌舞,那声势浩大的场面,让人感受到蓬勃发展的农耕文明正汇聚成一种主旋律,给华夏文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,带来无限的生机。
文/图 榆中县博物馆
咨询热线:0931-5221176
单位地址:甘肃省 兰州市 榆中县 兴隆路307号